外壳温度检测
检测项目
1. 表面温度分布检测:测量范围-40℃至300℃,分辨率±0.5℃
2. 最高温度点定位:精度±1℃,响应时间≤3秒
3. 温升速率测定:梯度变化0.1-10℃/min可调
4. 热循环耐受测试:循环次数500次(-20℃↔85℃)
5. 局部过热预警阈值:设定范围50-150℃,触发误差≤2%
检测范围
1. 金属合金外壳:包括铝合金(6061/7075)、不锈钢(304/316L)
2. 工程塑料壳体:PC/ABS复合材料、PPS高温塑料
3. 电子设备外壳:手机/笔记本电脑/服务器机箱
4. 工业设备防护罩:电机外壳、变压器箱体
5. 医疗器械壳体:CT机防护罩、生化分析仪外壳
检测方法
1. 红外热像法:依据ISO 18434-1非接触式测温规范
2. 热电偶接触法:执行GB/T 16839.2-2018标准
3. 热流计法:参照ASTM E1530稳态传热测试规程
4. 加速老化测试:按IEC 60068-2-14温度循环标准
5. 有限元热仿真验证:基于ASME V&V 20计算模型验证标准
检测设备
1. FLIR T865红外热像仪:测温范围-40~1500℃,热灵敏度<0.03℃
2. Keysight 34972A数据采集仪:支持20通道热电偶同步测量
3. TESTO 885热成像系统:配备240×180红外分辨率镜头
4. Fluke 62 Max+非接触测温仪:激光定位精度±1%
5. HIOKI LR8450记录仪:最大采样率10ms/通道
6. ESPEC PCT-432热循环箱:温变速率15℃/min
7. OMEGA HH309A温度记录仪:USB实时数据传输
8. Agilent N6705B电源系统:模拟负载发热工况
9. KIMO THAL300热流传感器:量程0-2000W/m²
10. ANSYS Mechanical热分析模块:三维温度场建模软件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